2018-03-31 来源: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
本以为格局已定的移动出行市场,如今因为强敌的加入而变得狼烟再起。
在滴滴出行还在应付共享单车带来的搅局时,送着用户的外卖和为用户导航的美团和高德,却前后脚加入了移动出行市场,与滴滴展开了正面竞争。
与以往在同一赛道上的对手相比,美团和高德这样在不同赛道但硬是“切线”加塞进来的对手,似乎更为“猖狂”,来势更汹。
入局移动出行“他们来真的!”
首先向滴滴出行发起挑战的“跨界”巨头,来自美团。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入沪,提供出租车及快车两种服务。据介绍,在上海开站前三个月,美团打车采取司机“零抽成”;而在乘客端,上海用户前三单每单最高可享减免14元优惠。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团打车上海站开通不到24小时,上海首日完成单量即突破15万单。而美团打车登陆上海两天,日完成订单量超过25万单,司机平均接单时长5秒钟;在第三天,美团打车上海日订单量已突破30万单,在其进入的城市中迅速取得1/3乃至更多市场份额。
种种取得的成绩,除了让消费者又感受到了“补贴”的“温暖”外,更是对滴滴出行敲响了警钟:美团打车已经从南京走进了上海,正式在移动出行的主战场一线城市中点燃了战火。
当美团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打车业务快速扩张而庆祝时,3月27日,不动声色的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并在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同时开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之后将逐步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根据官方口径,高德顺风车与其他顺风车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会抽取用户10%佣金,该顺风车平台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
“将坚持对用户不抽佣,对行业不打补贴战,对城市道路不添堵”成为了其最基本原则。
经过补贴大战再到并购整合,滴滴出行总算在移动出行市场巩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但是冷不防来自“隔壁”的两位巨头,却“招呼不打”就杀进了移动出行市场,而且无论从补贴力度还是声势上都“来真的”,让移动出行领域再生变数。
移动出行市场再现“烧钱抢客”
作为移动出行市场的“后来者”,无论是美团还是高德都拥有巨量的用户,但是进入新市场“烧钱抢客”的“规定动作”还是少不了。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美团打车官方在上海推出的宣传促销方案,乘客每人可以免费获得3张14元优惠券,车费不到14块的,则象征性地收取0.01元。此外根据乘客反馈,每完成一次行程,美团还会再赠一张10元优惠券。而与给予司机端的补贴力度相比,乘客端的优惠似乎“不足挂齿”了。据介绍,美团打车在司机端的奖励不仅包括“翻倍奖”“连击奖”“保底奖”,而且各种奖励还可相互叠加。如果司机每天完成有效订单10单,保持10小时在线,且每6天取消订单不超过十单,就能达成“保底奖”:即当日车费不足600元,美团会直接补齐至600元;若车费超过600元,还会额外奖励200元。
高德方面则是祭出了“公益”的口号,对顺风车提出“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打补贴战”,“不会抽取用户佣金”的“三不”原则。而据高德地图方面透露,目前“其他顺风车平台会抽取用户10%或者更高的佣金。”“这些平台在占据市场之后,为获取营收,又不断提高抽取用户佣金的比例,一般约为车费的10%,有的甚至达到15%。”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高德地图为了“拿下”顺风车市场,放弃了佣金,无疑也是另一种“抢客”的体现。
行业门槛高致“入局容易破局很难”
一个是在生活服务O2O领域拥有6亿用户、2.2亿活跃用户的美团,另一个是拥有7亿用户平均每天为用户提供高达3.4亿次出行路线规划的高德地图,两个重磅的入局者对于滴滴出行而言可以说都是“看上去严峻”的考验,更有舆论将滴滴出行推出ABS融资百亿的举措看作是滴滴出行应对竞争者甚至是推出外卖反击所做的准备。但是实际上根据滴滴出行的公告,百亿的融资只是用于支持网约车租赁公司,是一次出行生态底层建设的资产证券化融资。
而被外界看作是“狼来了”的巨头挑战对于滴滴出行而言真是一次灭顶之灾吗?到目前为止表现淡定的滴滴出行也在用行动来回答外界的担忧。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除了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外,58同城代表了本地生活、美团代表了O2O服务、滴滴出行代表了移动出行的格局已经较为清晰,而这种格局除了需要行业内的多年竞争打拼“剩者为王”外,数据和资源的积累无疑是最大的行业门槛。
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网约车App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4%,市场规模超过1.4亿人。滴滴出行凭借12%的高渗透率成为第一梯队的App,每100个移动互联网民中就有12个是滴滴出行的用户。第二梯队的神州专车相比滴滴量级差距较大,渗透率仅为1.37%,其余网约车App均低于1%。而据滴滴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滴滴已经完成了74.3亿次出行服务。
“巨量的出行数据积累给滴滴带来的不仅仅是行业的壁垒,更是提升服务和体验的重要基础。”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快的和滴滴合并,再吞下中国优步后,滴滴出行在移动出行领域积累的数据和资源是其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就在美团打车上线后,不少用户就遇到了定位漂移、地图不准、司机接单后不接驾等问题,而这些“坑”滴滴出行早已经“趟过”并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摆在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等后来者面前除了“移动出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外,监管也是一道需要跨过去的门槛。就在美团打车在上海上线后,鉴于“美团打车”已经发布的宣传用语以及车辆注册的有关情况,上海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价检局联合对其进行约谈。此外,在移动出行领域关于牌照的获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移动出行领域的“后来者”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记者手记:
移动出行的硝烟 不会持续太久
美团和高德的加入,之所以让外界对滴滴出行“倍感担心”,无疑是因为这两个竞争者虽然不“专业”,但是“底子足够厚”。滴滴出行这次麻烦了?
事实上,面对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杀入”移动出行市场所使用的“补贴”和“免费”的伎俩,在滴滴出行看来,可能在数年前的第一轮“移动出行大战”中早已经“轻车熟路”。而且在这么多年的市场竞争中,也不乏来自易到、神州专车和嘀嗒拼车等的移动出行平台的各种套路的竞争和比拼。
新一轮大战之后,大多数用户会在自己的手机上留下滴滴出行的APP还是其他家的呢?
显然这要看到底是谁,无论是在司机端还是在乘客端都能够给予用户最合适的体验。用户能够用最高的效率约上车,而司机也能够用最高的效率实现运营,这背后无疑需要多年的数据积累和对移动出行行业的深刻理解。
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顺风车的推出,不可否认都是其应用场景最合适的延伸。在吃喝玩乐后直接在美团APP内约车,和在查找路线的同时撮合高德平台上现有的真实的用户出行需求,这些都是合理而存在市场的业务延伸,但是美团和高德地图这两部分的业务延伸能否真的就对整个移动出行领域带来可以撼动滴滴出行的影响,显然还有待观察。
“补贴”、“免费”,的确能够为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的移动出行布局带来不小的声势,但是冷静过后硝烟散去,“服务体验”才是最后的赢家。(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2018-03-31 来源:华浙教育科技研究院(杭州)有限公司
本以为格局已定的移动出行市场,如今因为强敌的加入而变得狼烟再起。
在滴滴出行还在应付共享单车带来的搅局时,送着用户的外卖和为用户导航的美团和高德,却前后脚加入了移动出行市场,与滴滴展开了正面竞争。
与以往在同一赛道上的对手相比,美团和高德这样在不同赛道但硬是“切线”加塞进来的对手,似乎更为“猖狂”,来势更汹。
入局移动出行“他们来真的!”
首先向滴滴出行发起挑战的“跨界”巨头,来自美团。
3月21日,美团打车正式入沪,提供出租车及快车两种服务。据介绍,在上海开站前三个月,美团打车采取司机“零抽成”;而在乘客端,上海用户前三单每单最高可享减免14元优惠。根据美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美团打车上海站开通不到24小时,上海首日完成单量即突破15万单。而美团打车登陆上海两天,日完成订单量超过25万单,司机平均接单时长5秒钟;在第三天,美团打车上海日订单量已突破30万单,在其进入的城市中迅速取得1/3乃至更多市场份额。
种种取得的成绩,除了让消费者又感受到了“补贴”的“温暖”外,更是对滴滴出行敲响了警钟:美团打车已经从南京走进了上海,正式在移动出行的主战场一线城市中点燃了战火。
当美团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打车业务快速扩张而庆祝时,3月27日,不动声色的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并在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同时开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之后将逐步扩展到全国更多城市。根据官方口径,高德顺风车与其他顺风车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会抽取用户10%佣金,该顺风车平台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
“将坚持对用户不抽佣,对行业不打补贴战,对城市道路不添堵”成为了其最基本原则。
经过补贴大战再到并购整合,滴滴出行总算在移动出行市场巩固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但是冷不防来自“隔壁”的两位巨头,却“招呼不打”就杀进了移动出行市场,而且无论从补贴力度还是声势上都“来真的”,让移动出行领域再生变数。
移动出行市场再现“烧钱抢客”
作为移动出行市场的“后来者”,无论是美团还是高德都拥有巨量的用户,但是进入新市场“烧钱抢客”的“规定动作”还是少不了。
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根据美团打车官方在上海推出的宣传促销方案,乘客每人可以免费获得3张14元优惠券,车费不到14块的,则象征性地收取0.01元。此外根据乘客反馈,每完成一次行程,美团还会再赠一张10元优惠券。而与给予司机端的补贴力度相比,乘客端的优惠似乎“不足挂齿”了。据介绍,美团打车在司机端的奖励不仅包括“翻倍奖”“连击奖”“保底奖”,而且各种奖励还可相互叠加。如果司机每天完成有效订单10单,保持10小时在线,且每6天取消订单不超过十单,就能达成“保底奖”:即当日车费不足600元,美团会直接补齐至600元;若车费超过600元,还会额外奖励200元。
高德方面则是祭出了“公益”的口号,对顺风车提出“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打补贴战”,“不会抽取用户佣金”的“三不”原则。而据高德地图方面透露,目前“其他顺风车平台会抽取用户10%或者更高的佣金。”“这些平台在占据市场之后,为获取营收,又不断提高抽取用户佣金的比例,一般约为车费的10%,有的甚至达到15%。”阿里巴巴合伙人、高德集团总裁刘振飞表示。高德地图为了“拿下”顺风车市场,放弃了佣金,无疑也是另一种“抢客”的体现。
行业门槛高致“入局容易破局很难”
一个是在生活服务O2O领域拥有6亿用户、2.2亿活跃用户的美团,另一个是拥有7亿用户平均每天为用户提供高达3.4亿次出行路线规划的高德地图,两个重磅的入局者对于滴滴出行而言可以说都是“看上去严峻”的考验,更有舆论将滴滴出行推出ABS融资百亿的举措看作是滴滴出行应对竞争者甚至是推出外卖反击所做的准备。但是实际上根据滴滴出行的公告,百亿的融资只是用于支持网约车租赁公司,是一次出行生态底层建设的资产证券化融资。
而被外界看作是“狼来了”的巨头挑战对于滴滴出行而言真是一次灭顶之灾吗?到目前为止表现淡定的滴滴出行也在用行动来回答外界的担忧。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如今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中除了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外,58同城代表了本地生活、美团代表了O2O服务、滴滴出行代表了移动出行的格局已经较为清晰,而这种格局除了需要行业内的多年竞争打拼“剩者为王”外,数据和资源的积累无疑是最大的行业门槛。
据极光大数据发布的《网约车App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最后一周,网约车App市场渗透率为14%,市场规模超过1.4亿人。滴滴出行凭借12%的高渗透率成为第一梯队的App,每100个移动互联网民中就有12个是滴滴出行的用户。第二梯队的神州专车相比滴滴量级差距较大,渗透率仅为1.37%,其余网约车App均低于1%。而据滴滴出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17年滴滴已经完成了74.3亿次出行服务。
“巨量的出行数据积累给滴滴带来的不仅仅是行业的壁垒,更是提升服务和体验的重要基础。”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快的和滴滴合并,再吞下中国优步后,滴滴出行在移动出行领域积累的数据和资源是其他竞争者无法比拟的。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就在美团打车上线后,不少用户就遇到了定位漂移、地图不准、司机接单后不接驾等问题,而这些“坑”滴滴出行早已经“趟过”并且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摆在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等后来者面前除了“移动出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外,监管也是一道需要跨过去的门槛。就在美团打车在上海上线后,鉴于“美团打车”已经发布的宣传用语以及车辆注册的有关情况,上海市交通委、市公安局、市价检局联合对其进行约谈。此外,在移动出行领域关于牌照的获取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移动出行领域的“后来者”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记者手记:
移动出行的硝烟 不会持续太久
美团和高德的加入,之所以让外界对滴滴出行“倍感担心”,无疑是因为这两个竞争者虽然不“专业”,但是“底子足够厚”。滴滴出行这次麻烦了?
事实上,面对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杀入”移动出行市场所使用的“补贴”和“免费”的伎俩,在滴滴出行看来,可能在数年前的第一轮“移动出行大战”中早已经“轻车熟路”。而且在这么多年的市场竞争中,也不乏来自易到、神州专车和嘀嗒拼车等的移动出行平台的各种套路的竞争和比拼。
新一轮大战之后,大多数用户会在自己的手机上留下滴滴出行的APP还是其他家的呢?
显然这要看到底是谁,无论是在司机端还是在乘客端都能够给予用户最合适的体验。用户能够用最高的效率约上车,而司机也能够用最高的效率实现运营,这背后无疑需要多年的数据积累和对移动出行行业的深刻理解。
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顺风车的推出,不可否认都是其应用场景最合适的延伸。在吃喝玩乐后直接在美团APP内约车,和在查找路线的同时撮合高德平台上现有的真实的用户出行需求,这些都是合理而存在市场的业务延伸,但是美团和高德地图这两部分的业务延伸能否真的就对整个移动出行领域带来可以撼动滴滴出行的影响,显然还有待观察。
“补贴”、“免费”,的确能够为美团打车和高德地图的移动出行布局带来不小的声势,但是冷静过后硝烟散去,“服务体验”才是最后的赢家。(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